当年楼彧被陷害,亦是阿胡出手相救。
对于阿胡,楼彧也能关注一二分。
“阿胡叔有了正经的官身?”
王姮眼底闪过喜色。
好事儿啊!
阿胡是部曲出身,是家奴。
如今,摇身一变,不但抹去了奴籍,还成了校尉。
正六品的武官啊,品阶不算高,可对于阿胡这样的人来说,已经是跨越了阶级。
换成其他人,想要由此蜕变,非战功不可。
阿胡却靠着王姮,达到了同类人穷其一生都无法攀登的人生巅峰。
自此,他以及他的后人们,再也不是奴婢。
“嗯!阿胡武功不错,人也忠心,给他一个官身,他日后定能更加用心的服侍你!”
对于齐国公,提拔一个校尉,并不难。
不过,楼彧从来都不是多管闲事的人,即便是举手之劳,也要看有无价值。
阿胡是阿姮的人,给了他前程,他便能加倍的效忠。
楼彧觉得值。
公主府外院的属官,文有穆盛,武有阿胡,算是初具雏形。
四月初六,宜出行。
琅琊公主府,大张旗鼓的举办宴集,庆贺公主进京、乔迁新居之喜。
清晨一大早,公主府府门大开。
门房的小厮们,穿着簇新的靛青色衣衫,守在门口,恭敬的迎接宾客。
上午时分,开始有马车、轿子等涌入公主府所在的街巷。
不多时,巷子便被挤满了。
车水马龙、宾客如织。
不到中午,公主府就已经热闹非凡。
宾客们下了车、轿,在门口时,便男女被分开招待。
男宾由新上任的长史穆盛,招呼着去了前庭。
女宾则在管事娘子、百福宫女官的指引下,去了中庭。
安国公府,亦在被邀请的宾客名单之中。
所以,安国公夫人,那位京城有名的独孤夫人,带着女儿,被奴婢们簇拥着,来到了公主府。
进了门,顺着抄手游廊,一路来到中庭。
期间,自有诸多景致。
不过,中庭的景致更多,亭台楼阁、水榭假山,布置巧妙,引人入胜。
独孤夫人缓缓走着,没有左右环顾,只是用眼角的余光打量着。
这公主府,气派中不失精致,很显然,修建的时候,定是用了心思。
而暗中负责的人,就是——
“阿娘,阿兄的国公府也在此处吗?”
说话的是个女童,穿着华美的衣裙,梳着可爱的双丫髻。
八、九岁的年纪,容貌十分精致,俨然有了小美人儿的模样。
她抬起头,好奇的问着独孤夫人。
独孤夫人抿了抿嘴唇,想到夫君给她看的舆图,目光投向远处的山林。
她微微颔首,“嗯!亦在此处!”
明明是自己的儿子,明明自己也进行了补偿,还因为连累了夫君,可她还是没能与楼彧彻底和解。
楼彧回京,已有好几天。
他进了宫,去了东宫,还为了从小一起长大的小伙伴忙来忙去,却始终连安国公府的大门都不肯踏入一步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