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连台下的众臣也被李承乾的坦诚与决心所打动,对这位太子的未来更是充满了信心。

李世民笑着开口道:“承乾,你能够说出这么一番话来,看来你真的在这次救灾行动中有所成长。如此一来朕也就放心了。”

“但此次救灾,不仅是对灾区百姓的救助,更是对你的磨砺。朕希望你能将这份感悟与决心,贯彻到今后的每一项事务中。”

李承乾恭敬地回应:“父皇教诲,儿臣铭记于心。儿臣定将此次经历化作前行的动力,不辜负父皇的期望。”

“陛下,你就莫要再苛刻于太子殿下了,太子这般年纪,就有了如此担当与觉悟,真是让老夫与有荣焉。”

作为太子李承乾老师之一的孔颖达,满脸欣慰地朝李世民拱手说道。

“往后,只需太子殿下能继续保持这份热忱,虚心求教,再加上我等臣子的辅佐,何愁我大唐不昌盛。”

“正是如此!”

“太子殿下儒孝,又聪慧好学,定能带领我大唐走向更加辉煌的盛世。”

都说夸耀自己一千遍,还不如夸耀他的子女一遍来得有效。

很显然,就算是李世民也逃不过为人父母的这份心境。

听完孔颖达的话后,他微微颔首,目光在李承乾与房玄龄、孔颖达等诸多大臣身上来回流转,眼神中全是志满意得。

此时,殿内气氛融洽,正当众人沉浸在对李承乾未来的美好期许中时,突然夹杂了一句与群臣背道而驰的话语来。

“是啊!虽然救灾前期虽多有波折,但最终让百姓得以安稳度过难关,也算是皆大欢喜。只不过,若不是陛下及时调整救灾政策,怕是那些灾民又要流离失所,苦不堪言了。”

“故而微臣觉得,大家也不能一味地夸赞太子殿下,这样很容易让殿下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,这样不仅不是对殿下的爱护,反而可能误了殿下的前程。”

听到这句话,不光是台下的众臣,以及台上的李世民,就连一直以“以直谏敢言”“犯颜直谏”“不怕得罪皇帝”的魏徵,也都顺着声音的方向看去。
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
“哟嚯...这是谁啊?这么猛?”

“没想到,老夫这大唐第一直谏的名头,也有被人觊觎的一天。”

魏徵微微眯起眼睛,嘴角却泛起一丝不易察觉的疑惑,心中暗自思忖。

只是你这谏言挑选的时间是不是,不是时候。

临近年关,又成功的结束了灾情,好不容易缓和一些。

再者,所有人在这朝堂之上,皆在为太子的成长而欣慰。

你突然站出来,说出这番话,难道是想特立独行,吸引陛下的注意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