云上卫星电视的线上演唱会,可谓是空前成功。
演唱会结束,半夜里都有付费用户拨打客服电话,要求再来一次。
这种事情当然是不可能的。
一次性邀请这么多明星。
就算是云上娱乐,也最多借着新年来搞一次这样的活动。
不过云上卫星电视的企划部门却已经脑洞大开的表示,可以考虑扩充一个专门的频道。
专门用来搞付费的线上演唱会。
只要用户愿意,就可以拿着接收器上的付费卡去开通这个频道的演唱会时间。
收看某一个喜欢的歌手的线上演唱会。
这样做的话。
观众不但掏的钱更少,更是能足不出户的收看演唱会。
歌手同样方便,不需要到处跑,不需要花费巨资布置现场,一场线上演唱会的人数理论上没有上限。
对于免费电视来说,单独搞一个这样的频道很麻烦。
但对于数字卫星频道来说,却极为方便。
不过这个提议刚报上来。
都没有到羽生秀树这里,就被港浩一给否决了。
先不说这个想法里的种种弊端。
比如毫无互动性,比如画面效果远远不如现场……
但否决的最关键理由,其实是这样做在坏规矩。
线下演唱会的利益方,涉及唱片公司,经纪事务所,承办方,场地提供方,甚至是地方政府。
先不说线上的模式能否成功。
只要做了,肯定就要得罪人。
别说云上卫星电视,就算是云上娱乐也一样无法承受反噬。
而羽生秀树在得知这件事后,也支持了港浩一的决定。
反噬不反噬的不说。
就现在的技术水平,肯定是搞不成的。
就算到了后世,互联网那么发达了,线上演唱会也依旧没有发展起来。
不过企划部的这个想法,却让羽生秀树想起了另一件事。
那就是在另一个时空,任天堂的SFC主机上市之后,推出了一款名为“NintendoSatellaview”的外设。
也被任天堂的玩家称作“星视”。
这个“星视”外设有什么作用呢?
简单的说,就是玩家可以利用这个外设,直接连接卫星网络。
在八九十年代,游戏业还是以卡带为主要游戏存储介质。
即使后期使用了光盘来存储游戏,但对于已经预设好的游戏,一旦出现BUG,基本上是无法解决的。
尤其是进入销售阶段后,才发现游戏出现BUG,往往会对游戏销量以及口碑造成非常大的打击。
而任天堂的玩家,却可以通过“星视”外设,直接下载游戏到外设附赠的内存卡上。
更是有属于“星视”外设的独占游戏。
一旦出现任何BUG,可以随时通过“星视”在线更新补丁。
甚至除了补丁,还可以下载游戏的后续扩展包,也就是如今的DLC。
这也是最早的游戏DLC了。
不过这都还不是“星视”最厉害的。
“星视”最厉害的地方,是任天堂通过卫星,构建了一个虚拟社区。
在这个虚拟社区里,玩家不但可以收看游戏相关新闻和广播。
能观看游戏嘉宾在线攻略游戏与配音。
还可以在互动游戏中,与其他玩家展开竞速和对战,上传自己的游戏积分排名,更有主播进行实时讲解。
九十年代,任天堂利用“星视”外设,初步构建出网络游戏的雏形。
完全堪称“黑科技”的存在。
不过和磁碟机一样,这个所谓的黑科技最终还是失败了。
失败原因有很多,但综合起来无非几点。
售价昂贵,一个外设的价格,几乎要和主机持平。
然后就是安装问题,任天堂毕竟只是一家游戏公司。
自身不涉及卫星经营,就需要与卫星运营商合作。
运营商先是在接收设备上收一次钱,甚至还不负责安装。
想要安装可以,除了设备费用,请再缴纳超过三万日元的安装服务费。
任天堂在这点上无法控制,只能任凭运营商去宰玩家一笔。
还有就是操作复杂。
任天堂作为一家游戏公司,并没有足够的服务站点,“星视”外设全部以邮递的方式交给玩家。
如何与接收设备进行连接调试,全都需要玩家自己摸索操作。
费用贵,难操作,再加上坑爹的卫星运营商。
就算“星视”做的再好,玩家也难以接受。
偏偏在这个时候,互联网革命来了。
九十年代后期,远比卫星更方便的互联网出现,彻底让“星视”没有了性价比。
因此这个黑科技满满的外设“星视”,最终并没能掀起任何水花。
不过……
“星视”的失败,却不代表没有参考价值。
羽生秀树手握精灵娱乐和云上卫星电视。
要比任天堂更方便做这件事。
首先云上卫星电视的接收设备,直接就可以拿来用。
而且精灵娱乐有遍布全霓虹的“精灵SHOW”。
云上卫星电视也在不断铺设服务站点。
这都能方便用户使用卫星网络和调试设备。
最主要的是,如今这个年代,距离互联网的到来还很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