宋母不说话了,那自然是不行的。
说着,宋父的编簸箕的手都有些颤抖,“我也问过村长了,这夏令营是好,但也不是非去不可,就算是不去,也能考上大学的。”
他不盼望着儿子有多上进,考上多好的学校,只要能上大学就行了。
对于他们这样的农民而言,能考上大学,有一份不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工作,就已经顶顶好了。
所谓参加夏令营的好处,他们这样的家庭根本就高攀不起。
安静的编着簸箕的妹妹突然开口了,“爸,你就让哥哥去吧!反正我成绩没有哥哥好,读完初中我就下来,跟你们一起赚钱给大哥读大学。”
“胡说什么呢!”三人异口同声的开口。
洗好碗推开院门进来的宋珣正好听到了这句话,立马出声反驳。
宋父严肃的呵斥,“你必须得好好念书,不要和你那些同学学,以后跟你哥哥一样,考到重点高中去。”
宋母也点了点头,指着小女儿的脑袋骂,“你这丫头是不是傻,不读书你想干什么,下来嫁人吗?三年抱两一边带孩子一边做农活,一辈子待在村子里?”
正是因为吃过种地的苦,他们才不希望,两个读书好的孩子步了他们的后尘。
宋珣看着面前的三人,缓缓开口,“爸,妈,夏令营我会跟同学说我不去了,暑假里我就留在县里补课了。”
宋父的面上露出了喜色,连忙答应下来,“好好好,补习的费用等会儿我让你妈拿给你,一定要好好读书。”
一场因为宋珣而起的风波迅斥消弭于无形。
他们只当是儿子懂事了,没有发现丝毫不妥。
原主之前找家里要的钱,数额都不算大,基本上都花在了买资料上,宋父宋母从来没有拒绝过。
但是这次的金额实在是太惊人了,他们根本没有这个条件。
宋珣很快就回房间了,并没有陪着他们一起编簸箕,他本来也不会这些手工活。
回到房间之后的宋珣就掏出了原主的课本和习题,现在是高二的暑假,高中的老师布置了很多的作业。
各科加起来,平均一天不下于十张试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