其实,程咬金所知道的信息,并不比别人多,可他了解太国舅窦乐。
窦乐能让李道宗亲自过来,那就代表着有些事情用电报根本讲不清楚。
来,就是大事。
洱海、宁州。有什么大事呢?
吐蕃?
程咬金大概还算有些了解,当下的吐蕃还成不了什么祸害,不值得太国舅过于花心思。
那么,就是宁州周边了。
李道宗到了。
原计划,窦乐要和李道宗好好讨论一下关于他的西进计划。
可会谈刚开始,就有快船来到岛上。
信使来报。
塞尔乌斯带二百名罗马贵族、士兵、市民三个阶层出身的优秀的年轻人前往大唐求学。从苏伊式那边过来,前来觐见大唐太国舅窦乐。
罗马的国书上,用了希腊语,还有汉语两种文字。
汉语是隶书。
是汉代的时候通过丝绸之路传过来的,也有极少数的汉代的书籍。
确实是用了觐见一词。
觐见,不是下级见上级,也不是普通人见贵族,在汉语中特指帝皇、王侯或是罗马执政官这种级别。
罗马人,依旧使用觐见这个词。
唐人这边的文官事先看过,也没有退回来让重新递一份,觐见一词,用了就用了。
既然是觐见。
那么依汉礼,有十三条规则。
大唐的文官将这十三条规则写成文字交给了罗马人。
罗马人回信,表示绝对遵从。
首先,整理衣冠都不在这十三条规则之内。
十三规则包括,最中间的那条路,不允许觐见者行走,觐见者站立、或是被赐座,不可面南,从外面走到门口,要先迈那只脚,走多少步,驻足的时候,脚要与肩前宽……
反正,规矩特别多。
塞尔乌斯并没有感觉到这有什么不合适,带着学生代表,先是演练了一翻。
觐见、献礼。
窦乐全程面无表情,甚至连一个字都没说过。
一直是杜依艺、苏有福分别有文官与侍从的身份在那里负责,窦乐只负责坐着。
至于罗马献礼的珍宝,窦乐也没多看一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