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十九集 绝代女皇

八月,杀太子少保、纳言裴居道及尚书左丞张行廉。又杀南安王李颍等宗室十二人,更鞭杀故太子李贤二子。又诛亲党数百家,唐之宗室于是殆尽,幼弱存者亦流岭南。
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
武则天女太平公主方额广颐,多有权略,女皇以为类己,宠爱特厚,常与其密议天下之事。唐朝旧制食邑,公主不过三百五十户,太平累至三千户。

女皇武则天为示天下以革命新政,欲敕命改州为郡。

有近臣奏道:陛下始革命而废州(与周同音),大为不祥也。

女皇闻而大悟,遽追止之。更命史务滋等十人存抚诸道,复增立兄武元爽、武元庆诸孙武延基等六人为郡王,又罢废北门学士。

画外音:自上元二年北门学士设立,协助武后处理政务,以分宰相之权,抗衡外朝大臣势力;及则天以太后临朝,独掌军政大权,便通过酷吏清洗异己,改造宰相班底,北门学士由此失去作用。至载初元年,刘讳之被赐死,范履冰、周思茂下狱死,元万顷配流岭南而死,苗神客被杀。正是:劲敌巢尽良弓藏,狡兔死罢走狗烹!

李唐宗室被谫除净尽,武则天为争取忠贞之士拥戴,开始着意惩治佞臣酷吏。

天授元年冬十月,甲子,检校内史宗秦客坐赃流贬遵化尉,弟楚客、晋卿亦以奸赃流放岭外。丁卯,杀流人韦方质;辛未,内史邢文伟坐罪附会宗秦客,被贬珍州刺史。

其后未久,有神皇制使将至珍州。邢文伟以为是来诛己,竟遽自缢而死。

时有道州刺史李行褒及弟榆次县令李长沙,为酷吏唐奉一诬陷,称其兄弟私议凶吉,谋复李氏,论罪当族诛。

武则天命中书舍人韩大敏为钦差大使,前赴道州推按。

韩大敏临行之前,有好友私谓道:李行褒与唐宗室为近属,太后必欲除之而后快。公此去若失圣意,祸将不轻,贤兄不可不预为之谋。

韩大敏道:我身为中书舍人,受朝廷信用,自当禀公以断。岂有只求自身安全,而陷人于罪之理!

于是前至道州,仔细勘问,并未发现李行褒有任何谋反证据。由是便知是受人诬陷,回朝后如实上奏,请赦李行褒之罪。

武则天闻而不悦,又派御史赴道州重审。该御史迎合上意,遂构成李行褒兄弟谋反之罪,以此回朝复命。

武则天见坐成李行褒谋反,这才满意,遂命依律处死李行褒兄弟;韩大敏则因推审此案失旨,有纵放罪犯之嫌,故被定为应与知反不告同罪,赐死家中。

刑部郎中徐有功直言抗奏,言其二人不反,并与唐奉一论争不休。

刑部侍郎周兴奏道:臣闻两汉故事,附下罔上者腰斩,而欺者亦斩。又《礼》云“析言破律者杀”。今徐有功故出反囚,罪当不赦,请推按其罪。

武则天素来器重徐有功,不欲治其死罪,只将其免官。其后未久,又用为侍御史。徐有功推脱不过,终于受命。

便在此际,有东魏国寺僧法明等人,撰成《大云经疏》四卷,经僧怀义呈表朝廷,谓是绝大发明创造。根据《大云经》文教义所载,说西方极乐世界有净光天女,曾在同性灯佛处聆听《大般涅盘经》,后在释迦牟尼佛在世之时以凡胎降生人间,并再次听闻佛法深义。虽然其以女身临世,但后成为国王,得到转轮王所统领四分之一疆土。

于是教化所属城乡男女老少,排除各种邪异执见,广做菩萨事业。而在《大云经疏》之中,声言太后武则天便是弥勒佛降生,当代替唐室为阎浮提主。

武则天览毕经疏,见果是依照自己暗示,以摩尼教义为基,加以改良撰成,于是大喜,制命颁布天下,令各佛寺必以此经为第一经典,用以教诲各寺僧尼以及信徒众生。

壬申日,敕命东西两京所辖诸州,须各置大云寺一区,以《大云经》为第一典藏;使主持僧升高座讲解,其撰疏之僧法明、云宣等九人皆赐爵县公,仍赐紫袈裟、银龟袋。

画外音:据《旧唐书》指出,《大云经》乃薛怀义为迎合武则天而杜撰伪经。然而近代国学大师陈寅恪则认为,《大云经》乃是译自天竺原文,并非伪作,只是经疏加以伪解而已。武则天以女身称帝,有违中国传统儒家及道家观念,故其只能从佛典中寻找根据。而《大云经》里女菩萨为转轮圣王预言,便正好为其称帝提供出理论根据。

天授二年辛卯,正月癸酉朔,太后始受尊号于万象神宫,旗帜尚赤。

御史中丞知大夫事李嗣真以为酷吏纵横,上疏奏道:今告密之事纷纭,虚多实少,恐有凶慝阴谋离间陛下君臣。古者狱成,公卿参听,王必三宥,然后行刑。比日狱官单车奉使,推鞫既定,法家依断,不令重推;或临时专决,不复闻奏。如此则权由臣下,非审慎之法,倘有冤滥,何由可知!况以九品之官专命推覆,操杀生之柄,窃人主之威,按覆既不在秋官,省审复不由门下。国之利器轻以假人,恐为社稷之祸。

太后不听。饶阻尉姚贞亮等数百人表请上尊号曰上圣大神皇帝,也不准许。

侍御史来子珣诬告尚衣奉御刘行感兄弟谋反,皆坐罪伏诛。

小主,

春正月,地官尚书武思文及朝集使二千八百人,表请封禅中岳。己亥,废唐兴宁、永康、隐陵署官,唯量置守户。

同日,有人告发周兴与左金吾大将军丘神积谋反。武则天下令处死丘神积,禁锢其子孙,令梁王武三思监斩于太乙门前菜市口。

又天授二年,雅州刺史刘行实、渠州刺史刘行瑜、尚衣奉御刘行感三兄弟,并兄子左鹰扬将军李虔通,并为侍御史来子珣诬以谋反,因而被诛。

纳言史务滋与来俊臣区同鞫审刘行感狱,来俊臣反又诬奏史务滋与刘行感过从亲密,意欲寝其反状未遂。

武则天览奏,便命来俊臣复推审之。史务滋深知来俊臣手段,因而恐惧自杀。

其后未久,有人密告文昌右丞周兴与丘神积通谋,太后命来俊臣鞫之。来俊臣时与周兴中午对食之际,便故作虚心求教:兄弟近日推问谋反巨案,罪囚多不认承,各种刑具用遍,亦不得供。兄乃大才,可指教兄弟,当为何法,最能速奏效者?

周兴笑道:此甚易取。可取大瓮,以火炭四周炙之,令囚入中,何事不承!

来俊臣大喜道谢,乃索大瓮,火围如法,谓周兴道:有内状推史,请兄入此瓮。

周兴惶恐,当即叩头服罪。二月流放岭南,在途中为仇家所杀。

来俊臣既使周兴伏罪,从此而后愈加肆无忌惮,倍加猖獗。

垂拱年间,朝中有御史名鱼承晔,其子鱼保家不读儒经,不事科举,专爱发明创造。因发明创造铜匦进献,武则天大喜,因而立命用之于朝堂四侧,由此大开告密之风。

告密铜匦发明者鱼保家由此备受武则天重用,不仅重赏,而且破格加官晋爵;一时颇为光彩得意,宠冠群奸。

然而好景不长,至天授元年,便有人投告密信于铜匦,指控鱼保家曾为徐敬业设计发明刀剑弓弩,为其叛乱提供方便,造成很多朝廷将士伤亡。

武则天见此密信,立即下令逮捕鱼保家,交付索元礼鞠审。当被拘押受审之时,鱼保家尚恃女皇之宠,死活不肯招认。

索元礼冷笑不已,忽大喝一声道:来呀,取我铁笼子过来!

喝声未了,狱吏便取铁笼来至,掷于阶下。鱼保家睁眼看时,见其笼顶部有一圆孔,傍有四块木橛,上粗下锐,未知其有何用。

正在迷惑之时,索元礼复喝道:用刑!

于是吏役打开铁笼,拥鱼保家入内,以其头颅探出圆孔,则不大不小,适容其首,便似一个紧箍。到此时刻,鱼家保兀自浑然不知,此物究竟何用。

狱吏伺候安置已毕,索元礼问道:谋反之事,有招无招?

鱼保家依旧嘴硬:某对女皇陛下忠贞无二,绝无谋反情事,有何可招?

索元礼冷笑点头,将手一挥。狱吏闻令而动,遂有四人上来,分将四个木橛,楔入铁圈。只楔入三分,鱼保家即头痛如裂,乌珠迸出,如入炼狱。

实在熬痛不起,遂杀猪一般叫道:有招,有招。谋反情事属实,皆我所为!

索元礼由此便得供状,并令其攀咬数十熟人,引为同党。武则天阅览其状,似乎全已忘其发明告密铜匦之功,即命将鱼保家处以当街腰斩,同党斩首,并籍没其家。

自此之后,索元礼鞠审谋反之案,只要大喝一声:“来呀,取我铁笼子过来!”犯人必然闻风丧胆,立即招承。此语亦便成为索元礼口头禅,比之魔咒更为灵验。

只因索元礼身为胡人,又于众吏中残酷尤甚,以至天怒人怨,无人不恨。武则天见此,于是暗示御史,可以罗织其罪,杀之以慰人望。(本集完)